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
天气预报:

当前位置首页 > 太极文化 > 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释义
字体大小: [返回]

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释义

时间:2016/1/27 18:56:01  来源:陈发科太极拳研究会  作者:刘宝欢  关注度:6966

    王宗岳大师的《太极拳论》太极拳经典名作。太极拳家王宗岳作。此论向被奉为太极拳理、法之佳臬,也是第一篇深刻、系统阐述太极拳技理的著作,王宗岳因此而奠定了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。此论以阴阳理论为指导,论述了太极拳的原理、特征、练习方法、注意事项,分析了太极拳在练习和技击中易犯的毛病。行文流畅,其中许多句子,成为后世教学中反复引用的名言。各派太极拳研究专家注释该文的作品也甚多。今天把其中自认为很重要的语句释义与大家分享。

(一)、“太极者,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”

    所谓太极,古人“谓天地未分之前,元气混而为一,即太初、太一也” ( 《易系辞》 )。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,把太极形容为阴阳两气,混沌未分。也有人解 释"太极" 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,意为最高、最中心的东西。

    太极图呈圆形,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。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,象徵著太极拳是圆转的、弧形的、刚柔相济的拳术。

    “无极而生” ,周敦颐 ( 1017一1073 )所著 《太极图说》 说 : “无极而太极,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;静而生阴,静极复动。 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。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。阴阳------太极也,太极本无极也”。王宗岳说 :“太极者,无极而生”,是根据 《太极图说》 而立论的。¨阴阳之母也"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“太极”之中,所以说“太极”是 “阴阳之母 ” 。

(二)、“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”

    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,包含阴阳两气。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,分阴分阳,所以说太极生两仪,亦即 “动之则分”。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,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,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,所以叫做“静之则合”。《太极拳论》前面五句话讲的是太极拳的理论,后面就根据这种理论来阐明太极拳推手的要领方法。

    太极拳创造於清初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左右,创造人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。他写的太极拳的原始理论《拳经总歌》 有 : “纵放屈伸人莫知,诸靠缠绕我皆依 ”两句话,王宗岳据此进行了发挥。

(三)、“无过不及,随屈就申”

    推手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伸进退,要随看对方的动作而采取攻防动 作,不可主观,不可盲动,要随对方的屈伸而屈伸,人屈我伸,人伸我屈,要和对方的动作密切不离,不要过与不及,要不顶不丢 ; 对方进一寸,我退一寸 ; 进一分,退一分。退的少了成为“顶”,退的多了成为“丢”。“直来横去,横来直去”是武术各流派的共同经验,太极拳推手还有形象上缠绕绞转的“粘随”特点,可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,以利了解对方的动向、力点和快慢,作出判断来克制对方。这比单凭目力来判断对方动向的拳种,多了一种侦察能力“听劲”。

(四)、“人刚我柔谓之走,我顺人背谓之粘 ”

    推手时要放松,攻和防都如此,逐渐练出一股“柔劲”来。刚劲好像一根硬木 头,坚实但变化少。柔劲好比钢丝绳,变化多。俗语说软绳能捆硬柴。但从理论上讲,柔能克刚,刚也能克柔。

    单纯的柔是不够用的,太极拳主张“柔中寓刚”、“刚柔相济”,粘与走都要以柔为主,柔久则刚在其中,人以刚来,我以刚去对抗,这是两方相抗,不是“引进落空”、“借方打人”的技巧,而应该“人刚我柔”地把对方力量引开,使之落空不得力。

    所以学太极拳推手一开始就要放松,心身都要放松。对方刚来,我总是柔应 ,便对方不得力,有力无处用,这叫做“走化”,目的是我走顺劲,造成有利於我的形势,使对方走背劲,造成不利於对力的形势。

    当对方来劲被我走化形成背劲时,我即用粘劲加力於其身手,使之陷入更不 利的地位,从而无力反击。粘好像胶水、生漆粘物一样,粘走相生,刚柔相济,这是推手的重要原则。

    粘这个字,是三百余年前俞大猷、戚继光等提出来的,武术书上最初见於明 朝俞大猷的《剑经》,在他的对打棍法(不是套路的对打)中有时用粘字。到清初,太极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劲,於是“粘”的用途日广。练粘可使人的反应变快,触觉灵敏,所以能做到随对力来劲粘走相生,克敌制胜。

(五)、“动急则急应,动缓则缓随”

    动作快慢要决定於对力动作的快慢,不能自作主张。首先,手臂放松,触觉灵敏,才能急应缓随,处处合拍。只有触觉灵敏了,才能做到“彼微动,已先动 ”,才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。 

(六)、“虽变化万端,而理惟一贯”

    动作虽然千变万化,而粘走相生,急应缓随的道理是一贯的。

(七)、 “由着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”

    这是太极拳推手功夫的三个阶段 :即着熟、懂劲、阶及神明。

    一 、 着熟是打法、拳法、拳势,譬如看棋。中国武术各拳种的套路,就是各个不同的“势”联贯组成的,每“势”都有它的主要攻防方法和变化方法,错综互用,这就称作“拳术”、“拳法”、“拳套”。

    不讲技击方法的套路,称作体操、舞蹈、导引或八段锦。有些拳种只讲姿势优美,实用性差,称作花拳绣腿,是表演艺术性的武舞( 讲究实用性的称作武艺 ) 。

    练太极拳推手,首先是身法、手法、步法、眼法和每势的着法(攻击和防御的方法)要练得正确、熟练;特别是练拳架,首先姿势要正确,全套要联贯熟练和呼吸配合好,然后在推手、散打中进行试用,捉摸每个看法用得上,还是用不上;用上了,用劲对不对等。这是前人教太极拳的次序,即首先要懂得每势的看法和变化,不可瞎练,漫无标准地划圈。

    二 、 懂劲。看法练熟即可逐渐悟出用动的粘随,刚柔、虚实、轻重以及屈中求直,蓄而后发等道理。

    现在有些人学推手好谈懂劲,但不研究看法,这是跳班、越级的方法。只追求劲,不讲求看法,往往无从捉摸,不看边际。 因为,“劲附着而行,劲贯著中”,看法如果不从实际出发,舍近就远,劲也就随着“看法”而失去应有的作用。懂劲以后,着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。看法和懂劲都要和呼吸自然结合,不属拳法的动作不可能结合呼吸,例如两个吸或两个呼凑在一起的动作就不可能结合呼吸。 懂劲质量愈高,推手时威胁对方的力量也越大,看法的使用也更能得机得势。懂劲主要是从推手实践中悟出来的。只练拳不练推手,对懂劲是谈不上的。想象出来的懂劲,一接触实际就不行。

    三 、 阶及神明。“阶及”意即逐步上升,亦即台阶、梯子,须一步一步爬上去。

    “神明”意即神妙高明,随心所欲,形成条件反射,熟能生巧。 “由着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”这句话,总的意思就是踢、打、跌、摔、拿等着法熟练后,逐渐悟出“ 劲”贯看中的技巧,掌握“劲” 这个总钥匙,不求用着,而着法自然用得巧妙,最后达到 “妙手无处不混然” 的程度。

(八)、 “然非用力之久,不能豁然贯通焉”

    用力系指练功夫,不是指用力气。全句意为 : 不经过勤学苦练,就不能豁然贯通,忽然完全悟解 。

    坚持练拳推手,钻研掌理,会有好几次“豁然贯通”,功夫是没有止境的。青年时期、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,各有一次或多次对拳理的“豁然贯通”。通过向有经验的师友学习、交流和反复研究掌理,功夫才能练到自己身上,对疗病保健,增强体质才有帮助。

    太极拳发展至今,主要的传统套路有陈、杨、武、吴、孙等五式,陈式还有老架、新架和赵堡架三种,都是讲究每势的着法的。传统套路都有这种讲究着法、运气的特点。懂得着法,拳套才容易练正确,不致练得千奇百怪,也才能和呼吸结合得好, “气与力合”,疗病健身的效果较高,又可节省练拳的时间。

(九)、“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 ”

    虚领顶劲意为头顶要轻轻领起往上顶着,便于中枢神经安静地提起精神来指 挥动作。

    关於气沉丹田,说法不一。这里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,吸时小腹内收,隔肌上升,胃部隆起,肺部自然扩张。呼时小腹外突,隔肌下降,胃部复原,胸廓自然平正。

    身心兼修,内外并练,着重在内壮,这也是被称作“内功拳”的太极拳的一个特点。

    气沉丹田不可硬压丹田,也不可一味“沉气”,而要“气宜鼓荡”,并且练拳时的腹式 呼吸只能用逆式,不能用顺式。顺式是吸气时小腹外突(气沉丹田),呼气时小腹内收,结合在拳套内就只能始终 “气沉丹田”,有降无升,所以一定要用逆式。

    如果用顺式腹式呼吸,对练拳推手都是无益的,因为攻的动作都要借地面反作用 力,必须气沉丹田,劲才能往前发。哪能有劲要往前发,而呼气时小腹卸内收之理?

    逆式深呼吸是引进时吸气,小腹内收 ; 发劲时小腹外突,气沉丹田。

    内功拳种的“形意”、“八卦”、 “南拳 ”、“内家拳”,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。

    王宗岳高度概括了太极拳的理论(那时只有陈式太极拳一种,没有流派),对呼吸运气只讲了一句“气沉丹田”。

    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、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拳和推手的要求。

(十)、“不偏不倚,忽隐忽现”

    不偏不倚是说身体姿势不要歪斜而失去中正。不偏是指形体上、神态上都要自然中正,不倚是不丢不顶,不要依靠什麼来维持自己的平衡,而要中正安舒,独立自主。

    忽隐忽现是说行气运劲要似有宜无,忽轻忽重,虚实无定,变化多端,使对方难於适应,顾此失彼。

 

版权所有:西安陈发科太极拳研究会® 2014 网站备案:陕ICP备2023007034号-1
地址一: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含元殿  地址二:兴庆公园沉香亭北50米
地址三:兴庆公园北门向西50米  [网站管理入口]
24小时咨询热线:13379261074 联系人:刘老师 网址 :http://www.xiantaiji.com